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蒙医药加速走出国门,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出台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加强蒙医药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蒙医药中医药医疗服务贸易。
↑图为博物馆内展示的蒙医皮疗法 徐惠喜摄
开展出国义诊 设立中蒙传统医疗中心
成立于2012年的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是传承和创新、传播和发扬蒙医药的重要场所。2019年6月,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首次把中国的医疗车开进蒙古国境内,开展为期12天的巡回义诊,受益的蒙古国公民人数达2638人次。这次义诊作为“检查、就诊、诊治、开药”的一站式服务,深深受到蒙古国公民的认可与赞誉。这次义诊,促进了中国与蒙古国人文领域交流与务实合作,使内蒙古蒙医药成为中国及周边国家促进睦邻友好关系、增进友谊、加深了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名信片”。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党委书记毕力格表示,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建院7年来,已17次组织专家前往蒙古国开展义诊,受益患者达5万人次。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的科室指示牌 徐惠喜摄
目前,国际蒙医医院已经与蒙古国在科研、教学和联合救治等领域已经有诸多合作,合作成果已经转化体现在两国在传统医学救治临床上,取得不错的社会效益。此外,国际蒙医医院定期在蒙古国的义诊、巡诊极大促进了蒙古国民众对传统医学的认同度,蒙古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将蒙医药纳入到全面健康保健体系。蒙医药在中国内蒙古的保护、传承为中蒙在该领域的合作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医院内的蒙药房
内蒙古道然医馆医院有限公司在多次对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实地考察和调研基础上,于2017年底筹备建立蒙古国道然“中蒙传统医疗中心”。2018年初,蒙古国道然公司并购了Sersandimed医院,完成股权分配等各项工作。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营,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与蒙方联合申报联合国非遗名录
中蒙两国就联合申遗工作,于2017年、2018年先后召开了两次领导小组会议,三次协调工作会议,签署了《中蒙两国文化部和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部关于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协议》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两国共有文化遗产联合保护、联合申报的合作机制,为中蒙文化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内蒙古蒙医药学会举办媒体见面会
蒙医药是蒙古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医药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内蒙古社科院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范丽君指出,近年来,蒙医药成为中蒙两国合作的新亮点,其对外交流合作已被纳入《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为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方与蒙古国教科文体部文化艺术厅、蒙古国政府执行文化艺术局、蒙古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多次沟通后达成共识,在中蒙合作机制的框架下,中蒙两国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博物馆内展示的蒙医药文献经典
目前,蒙古国政府将蒙医药作为“国医”高度重视,并积极加强与中国,特别是与内蒙古在蒙医药领域的合作。2017年,蒙古国传统医学研究院以及教育文化科技与体育部专门致函中国文化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蒙古国大使馆,希望加快推动中蒙两国在蒙医药方面的合作。蒙古国传统医学科学院直接向内蒙古国国际蒙医医院函达,希望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作为对外合作主体单位与蒙古国传统医学研究院合作建立医疗机构。
补标准化短板 校企联手加强创新研究
相对藏药、苗药,彝药等民族药,蒙药基础研究薄弱,市场规模小,目前并没有单品超10亿元的产品。专家指出,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蒙医人应集中各种资源对蒙医蒙药进行药理药效、临床循证研究,通过培育品种,逐步探索出实现蒙药的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的道路。
↑展示的多种蒙药
↑内蒙古医科大学与蒙奇药业举办合作签约仪式
专家指出,蒙医药要加快质量标准建设,要系统吸取当前先进的科研成果为蒙医药所用,提高蒙医药科技含量和临床价值,实现对蒙医药的二次开发。为此,内蒙古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与内蒙古蒙奇药业有限公司近日签订合作协议,将高校先进的实验仪器和技术优势与企业科研力量结合起来,合作研究与开发新蒙药产品,为蒙药的传承创新提供创新动力及支撑,为蒙药开展临床试验提供理论和机制基础。